→ 科 →本頁 |
臺灣拉土蛛 Latouchia formosensis Kayashima, 1943
或 Latouchia formosensis smithi
↑臺灣拉土蛛 (盤腹蛛科) 體長10- 20mm,頭胸背板黑褐色,光滑無毛,中渦明顯,腹部橢圓形,褐色至紅褐色,背方有5-6條黑褐色橫紋及中線,體背密生短毛,各步足粗短,末端尖,擅於掘洞。 本屬1種,俗稱閉戶螲蟷、臺灣螲蟷、螲ㄉㄧㄝˊ蟷ㄉㄤˋ。 常見棲息路邊的土坡、雜草或枯葉下,通常有苔蘚竟,掘穴洞為巢,以絲黏附泥土掩蓋。蓋子圓型至不則的橢圓形, 上方附著泥土或苔蘚,下方密布白色絲線,洞裡的隧壁上也具絲線,一隻台灣螲蟷棲息的巢穴通常有1-2個出口,若有蛛蜂等天敵侵入,牠會從另一個洞口逃出。白天躲藏其中,夜晚覓食,當獵物經過會打開蓋子抓近巢裡,由於巢外的蓋子附上泥土與苔蘚,從外觀不容易發現。
↑臺灣拉土蛛,腹部橢圓形,褐色至紅褐色,背方有5-6條黑褐色橫紋及中線。(體長12mm)
↑臺灣拉土蛛,巢口的蓋子掀開可見下方及隧道上密附絲線。
↑臺灣拉土蛛,棲息環境。
↑臺灣拉土蛛,棲息牆角泥土的隙縫上,打開一邊的蓋子用樹枝碰觸。牠會從另一個洞口逃出來,左右的洞口是相連的。
↑臺灣拉土蛛,在一個土坡上發現4個穴洞,把蓋子掀開後。
↑臺灣拉土蛛,總共有4隻,其中的2個蓋子被拉下了,上方一隻正伸出前腳以腳鉤拉下蓋底的絲線。
↑臺灣拉土蛛,不到一秒蓋子就緊緊的被拉下來。
↑臺灣拉土蛛,成蛛,較大的穴洞,已經棄巢。
↑臺灣拉土蛛,成蛛,洞口及隧道黏附白色絲現。
↑臺灣拉土蛛的天敵,蛛蜂有兩種,藍色與紅褐色,在地面尋找穴洞,然後掀開蓋子鑽進去注入麻醉液產卵蛛體,孵化的幼蟲以蛛體為食。
↑臺灣拉土蛛,若蛛,斑紋不明顯。
↑臺灣拉土蛛,若蛛,各步足黃褐色,末端尖能扒土黏附蓋子。
↑臺灣拉土蛛,眼式排成2列,向後弧彎。
↑臺灣拉土蛛 攝影:謝怡萱
本種舊稱螲ㄉㄧㄝˊ蟷ㄉㄤˋ,中國蜘蛛圖鑑分類到螲蟷科 Ctenizidae,台灣生命大百科分類盤腹蛛科 Halonoproctidae,本科3屬4種,為 盤腹蛛屬 Cyclocosmia 其中垃土蛛屬 Latouchia ,是音譯,台灣官網用垃土蛛,維基百科的名錄,一半用拉土蛛,另一半用垃土蛛。 Latouchia formosensis Kishida, 1943 ,維基百科翻譯為台灣垃土蛛,中國網路、iNaturalist網站用臺灣螲蟷。
這種蜘蛛的行為非常特別,最早以《(虫矢)蜴》名,記載於戰國到西漢的古籍《爾雅》,後稱《螲蟷》。唐代《本草拾遺》列為解毒藥材之一。
本科台灣有3個屬,盤腹蛛屬 Cyclocosmia,腹部末端截平,形態像盤子,有美麗的輻射狀圖案,成蟲出現於夏季。 感謝羅美玲於桃園發現本種棲地,由於她的解說讓我有機會認識本種蜘蛛的有趣行為。至於中名要感謝黃蝸提醒,本站原用台灣垃土蛛,經特生中心的羅老師認為應該是音譯,用拉土蛛較洽當。以上說明。
|
本頁建製2011年09月08日 更新2024/11/07 網頁、攝影: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