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頁   訪客分享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Carabus nankotaizanus Kano, 1932 [特有]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花蓮 )     

(步行蟲科) 體長36-43mm,頭部及前胸背板紫色具強烈的金屬光澤,前胸背板上、下兩端較窄,翅鞘黑色,翅緣具紫色邊線,翅背佈滿大小不一的突瘤,具縱向排列,各腳黑色細長。

本種過去曾經是台灣特有保育類昆蟲,已於98年3月4日已於保育類動物名單中除名。主要分布於中、南部和東部,有些中高海拔可見,成蟲出現於5-8月,曾廣泛分布於低海拔至中高海拔山區,由於遭到大量的商業採集和棲地破壞等原因而使數量遽減,目前在花東地區數量較多見。本種具夜行性,喜歡棲息於潮濕的土縫裡,以蚯蚓、蝸牛為食,爬行快速,受到干擾時會從腹部排放出具腐蝕性的體液驅敵。

Carabus nankotaizanus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翅背佈滿大小不一的突瘤,具縱向排列。      (花蓮 )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翅鞘特寫。

擬食蝸步行蟲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花蓮)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翅鞘黑色,前胸背板及體側有紫色光澤的邊線,棲息潮濕陰暗的土塊下或隙縫中。    (花蓮)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幼蟲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幼蟲,體色黑色,體扁狹長,分布中高海拔的個體。    (鞍馬山) 

步行蟲幼蟲

↑台灣擬食蝸步行蟲,幼蟲。      (鞍馬山) 

 

農委會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農委會本(98)年34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規定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並自41起實施。----昆蟲新增8種,移除3種,由現行18種增為23種,
----新增物種「鹿野氏黑脈螢」與「黃胸黑翅螢
,----新增(蘭嶼與綠島)象鼻蟲類6種,因蘭嶼與綠島等地發展觀光引進大量的工程,加速棲地劣化,加上外表艷麗,遭受較大的採集壓力,因此亟需受到法律的保護。

(移出)渡邊氏長吻白蠟蟬及臺灣擬食蝸步行蟲分布普遍且族群量增多,棲地破壞及人為採集之壓力輕微,因此將之移出保育類名錄,顯示保育有成;而臺灣食蝸步行蟲多年來幾無採集記錄,而自保育類名錄移出。 

 

其他:保育類昆蟲知多少

 

 

 

 

 

 

 


回主題頁


本頁建製2006年06月25日        更新2021/04/29        網頁、攝影:嘎嘎          版權說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