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頁   訪客分享

褐飛蝨 Nilaparvata lugens (Stål, 1854)

褐飛蝨 Nilaparvata lugens

↑褐飛蝨    /   4mm

(飛蝨科)  體長3.8-4.8mm,雌蟲較大,頭部及複眼黑褐色,觸角鞭節粗短,端部如細絲,前胸背板褐色,有3條黃白色的細縱紋,下緣端部尖狹,中胸小楯板狹長,末端尖,翅膀透明具淡紫色的光斑,翅脈淡黃透明,側邊具長毛排列,前翅翅痣不明顯,翅端漸窄,各腳黃褐色,後足脛節側邊有刺,末端具有活動之距如鐮刀狀。另有短翅型個體,成蟲前翅僅及長翅型的二分之一,後翅退化更為明顯。

本屬3種,本種小型,白天躲藏葉背吸食植物汁液,多數種類夜晚會趨光,紀錄於1000公尺以下山區,在臺灣褐飛蝨一年可發生 8~11 個世代,南部發生世代愈多。

褐飛蝨

↑褐飛蝨

↑褐飛蝨,前胸背板具4條黑褐色寬型縱帶。

↑褐飛蝨,長翅型,翅膀狹長透明,翅背中央有一對黑色長斑。

↑褐飛蝨,水稻常見的害蟲。

 

(附記)

褐飛蝨屬熱帶地區之水稻害蟲,在1960年代,東南亞地區勵行「綠色革命」,半矮性耐肥而豐產之稻種,逐漸取代高而易倒伏之傳統水稻,導致該蟲之嚴重發生。更由於褐飛蝨具長距離遷移特性,使亞熱帶、溫帶地區之水稻亦受波及。臺灣
地區在1960年代以前,褐飛蝨少有嚴重危害之記錄,但其後因其嚴重危害而導致稻株枯萎,形成所謂「蝨燒」,屢屢可見,為臺灣近四十年來最重要之水稻害蟲。
褐飛蝨以成蟲及若蟲群集於稻叢基部吸取稻株養液為食。被害株之基部常可見其污濁之分泌物或由分泌物引起之煤污病。當褐飛蝨族群密度低時,可導致稻株黃化,影響稔實率;族群密度高時,可致使稻株於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此種枯萎情況,在褐飛蝨中度發生田常呈圓圈狀;在嚴重發生田,則圓圈相連而成全面枯萎,稱之為「蝨燒」。( 以上摘自鄭清煥文章 )

 

本科又稱稻飛蝨,常見有3種,褐飛蝨、白背飛蝨、灰飛蝨,各種具長翅與短翅型。白背飛蝨前胸背板黃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黃白色,兩側黑褐色。卵橢圓形彎曲,卵塊排列不整齊,成蟲觸角短錐狀,後腳脛節末端有個可動的距,翅膀狹長透明或披白粉,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汁液,長翅型的種類能做長距離遷移,繁殖能力強。

 

 

 

 

 

 

 

 

 


回主題頁


本頁建製2008年11月15日     更新2024/07/23      網頁、攝影:嘎嘎         版權說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