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 → 所有文章 →本頁 | 訪客分享 |
發表於臉書的集錦-蛾 (5) |
《臉書留言》 嘎嘎:第2張在太平山的清晨,夜晚出現,清晨還沒飛走,但太平山的蛾況漸漸變少了。 Marcia Tang: 請問老師,蛾況變少的因素是氣候的關係嗎…還是棲地環境的改變? 嘎嘎:太平山住宿區蛾況變少的原因,應該是《光害》,加上天冷,趨光的蛾清晨來不及飛走,都被鳥吃光,有些被遊客踩死,飛進屋裡的被當垃圾清除。 謝玉泉: 太美了 珍是上天的傑作
《臉書留言》 陳雪菁: 難怪!印象中好像每次去,看到這些蛾都在同一個位置上。 嘎嘎: 照片放了好多年,最近才從觸角不自然的型態證實,這些都非自然停棲。些遊客專程前來看這種奇蹟,如果知道是擺上去的,一定會失望。不過傳說中的過去,應該有這件事實。 鄭美珍: 老師眼尖囉~觀察入微ㄛ.我們這裡(土地公廟)夏天的夜晚也有趨光性的夜蛾.飛進(土地公廟)停留在土地公的鬍鬚上.第二天就飛走了.只有... ...才能放久久啦! 黃芳蓮: 傳說,只是想藉著這幾許浪漫,傳奇 吸引更多的遊客,就像魔術的技藝明知是假的,但卻是精彩得讓人信以為真,也不能說那是個騙術,因目的是讓人開心驚喜。 嘎嘎:芳蓮說得好,即使是人擺上去的,對於傳說中的故事,還是很浪漫、吸引人。 游宜蓮: 與生態結合的神話故事 陳育賢: 迷信加一例..... 张巍巍: 本还想一定找机会去看看,这下省了,哈哈!
《臉書留言》 嘎嘎:白邊魔目夜蛾的翅緣是白色,白線魔目夜蛾的翅緣不具白邊。白邊魔目夜蛾在阿里山、梨山、杉林溪、觀霧、烏來、鎮西堡等中、高海拔山區夜晚出現,但光源角度不同,有時候不見藍色色調。 書林: 這藍色太美了! 卓俐君: 好美的層次!老天爺厲害。 嘎嘎:許多蛾外觀和顏色都很漂亮,但牠們並沒有像蝴蝶那麼受到對等的看待,最主要是蛾類大半都在夜晚出現,一般人不容易看到,推廣也較困難。
《臉書留言》 羅美玲: 觀察細微 蔡小貞: 林老師晚安! 真像金髮女孩 嘎嘎:好像一個金髮女孩、一個怪怪美少女、像拿着斧头的小男孩----謝謝大家分享留言,這也是我貼圖的收穫,聽聽大家對照片的感想,這對我攝影而言會有幫助。 黃每翎: 这E T很害羞,只给一次咔嚓,果真是驚豔。 書林 :夜的女王 Liz Lisa: 赞。像个忧愁的美女。 嘎嘎:嚴慧萍說,女兒和我都覺得是美麗的小精靈!連小孩都喜歡,可見昆蟲是人類的好朋友。謝謝留言分享,祝大家春節愉快! Piano Hopea: 擁有內在之美
《臉書留言》 黃嘉音: 覺得像是攀付於樹上用的保護色造型 嘎嘎:這種蛾會趨光,所以我也不知道白天牠停在甚麼地方,看翅膀的肌理像木材,停在樹幹上應該是很好的保護色。 曾侃 真有趣,借分享喔,
《臉書留言》 黃芳蓮: 老師形容的真有趣 Heart Ono: 新的一年祝福老師身體健康 平安快樂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