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 → 所有文章 →本頁 | 訪客分享 |
我決定去看看這個社區,上午開車走168縣道往朴子方向,經國道一高再向前800公尺右轉進入,到了社區可見一條窄小狹長的水溝,旁邊種植馬櫻丹。社區入口有一個迷妳小公園,內植高大樹木與南洋杉,一個環保教學涼亭。據說地是由旅居北部的江豐修先生捐贈,為嘉義縣環保局生活環境改造工程計畫之一,至今有13年之久。 這個蝴蝶社區好像很知名,網路有多筆資料,除了馬櫻丹,唐棉是社區主打的特色,據說樺斑蝶很多,但今天來我只見到5種蝴蝶,可能季節不對。馬櫻丹花朵上的確有很多迷你小灰蝶,飛行翅面較暗,體型更小,前翅腹面近端部有一枚「微笑」的符號,與前幾天在墾丁所見同,但墾丁的迷你小灰活躍於草地上,這裡的小灰蝶喜歡馬櫻丹,襯托美麗的花朵更顯嬌豔。由於數量很多,我一點也不擔心把牠們嚇走,靠近取特寫,拍得很過癮。 花叢裡躲藏著偽弓足伊氏蛛和斜紋貓蛛,牠們會不會捕捉小灰蝶為食呢?我用二個小時走遍社區大街小巷,其實社區不大,若只逛不拍照不用半個小時可走完。我邊走邊思考,今天所見的和媒體的報導有點差距,就蝶種不多,數量沒幾隻。近幾年類似這種社區生態推廣很多,初期效果不錯,長期則不佳,原因可能沒人管理,沒有經費而荒廢。社區蝴蝶生態應該要每一戶人家都動起來,要有護持蝴蝶生態的概念,不是只種花蝴蝶就會滿天飛。不過這個社區保存很好的鄉土味,每戶門前都有個小菜園或花圃或盆栽,但菜園除草太乾淨,缺乏多元植被。 昨天我在阿里山鄉山美村所見一個村莊的蝴蝶生態,除了當地山區環境較好外,主人對蝴蝶知識的專長和長時間的經營,才是推動「自然生態」最主要的因素,否則再多的蝴蝶社區,一旦沒人管理,沒有經費,最後的成效恐只是幾種蝴蝶飛來飛去,跟自然、生態、環境還是有一大距離。
↑以整治一條小水溝復育成蝴蝶村的概念開始,幾年來頂塗溝蝴蝶社區已打亮知名度。
↑利用舊鐵道改造成蝴蝶走廊的創意。
↑每一戶人家都有個小菜園,但整理太乾淨對於蝴蝶復育並沒有太多的幫助。
↑有些住家門前展示盆栽造景。
↑廟前、住家旁少不了這種觀賞植物。
↑但許多野花野草不能亂砍,牠可能是某種蝴蝶幼蟲寄主的植物。
↑發現兩種弄蝶─單帶弄蝶。
↑單帶弄蝶在白色馬櫻丹的花上吸蜜。
↑另一種弄蝶─姬單帶弄蝶,要辨識這些弄蝶需要拍到完整的特徵,局部的斑紋有時無法分辨種別。
↑可能是偽弓足伊氏蛛,過去被誤認為是三突花蛛。
↑迷你小灰蝶,體型很小,前翅腹面近端部最上方有一個眉形的斑紋。
↑以綠色當背景的迷你小灰蝶。
↑以紅色當背景的迷你小灰蝶,顏色不一樣觀賞者對於主角的概念也跟著改變,其實對小灰蝶來說這些畫面跟牠都沒有關係,牠只在乎環境不要遭到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