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所有文章 →本頁   訪客分享


        蝴蝶應該是臺灣被公認最漂亮的昆蟲了,今年初又有兩本蝴蝶圖鑑上市,若加上過去坊間出版的蝴蝶圖書總數可能破百,這個數目和蟋蟀、螽斯、隱翅蟲、白蟻、步行蟲、擬步行蟲、菊虎、蠟蟬、草蛉、蠅、蚊等科簡直難以相比,這是人類共有的審美觀?還是一種盲目追逐?

        其實蝴蝶分類於鱗翅目,下有77個科1990屬4571種,稱做蝴蝶的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鳳蝶(41種)、粉蝶(38種)、灰蝶(124種)、蛺蝶(160種)、弄蝶(69種)等五個科,僅佔總數的9%,其他我們通稱蛾類,如果當初也把白天出現的蛾也叫做蝴蝶?就不會冷落牠們,而許多蛾無論形態和斑紋一點也不比蝴蝶遜色,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省思,一味追逐蝴蝶而冷落漂亮的蛾?這是生態教育的偏頗?推廣出了問題?還是商業誤導起了作用呢?

         臺灣是一個美麗之島,奇特的地形造就生態豐富的多樣性,特有種和密度早已馳名國際,但看一看我們的社會「生態推廣」大有人喊,實際上所謂昆蟲可能只有鍬形蟲、獨角仙、蝴蝶、螢火蟲和國外進口於寵物店販賣的葉脩、蘭花螳螂和多種奇特稀有的鍬形蟲、天牛,單價從數十元到數千元不等,也有上萬元的身價,好像除了這些外其他都不是昆蟲?昆蟲被商業化,許多原是學界的人也投入商業這一行,美其名「生態敎育」其實他們可能較在意的是跟金錢往來有關的物種,看了真令人憂心。

         人類喜歡「分別」,首先分別美醜,顏色鮮豔形態較大的是上等,體型較小顏色普通的是中等,又大又稀有的是極品,昆蟲被「物化」後,對那些微小又不出色的小蟲將情何以堪?生命本來是平等的,到了人眼中就變成不平等了。

         其次我們還會分別益蟲和害蟲,對人類有好處的是益蟲,對農作物、環境衛生有害的是害蟲,要趕盡殺絕,我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雖然也有一套生態系統的食物鍊課程,但那好像用來考試作答的,跟「生態推廣」沒有關連,有時候出版品被商業化後也會誤導民眾,造成對生態認識的偏差,盲目追逐螢火蟲和蝴蝶並不表示我們的生態教育推廣做得很好,再多的生態園區和寵物店,所觸及的可能都跟商業有關,與生態推廣的目標相距甚遠。

台灣的蝴蝶

↑被稱做蝴蝶的只有5個科,僅佔鱗翅目的9%,其他91%的蛾很少人會關注欣賞,坊間蛾類的圖鑑和書刊也無法普及到社會大眾。

很像蝴蝶

↑蝴蝶和蛾本來就是一個親緣關係很近的大家族,一般人對於美麗的蛾所知不多,這種「分別心」實在有點奇怪,但很少人會去思考問題的原因。

白天出現的蛾

↑也許蛾類大半出現在晚上,一般人看不到,但白天花叢裡仍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蛾。

台灣的蛾

↑蛾類的型態和斑紋多變,每一隻小蛾若放大來欣賞還是很壯觀。

雙色美舟蛾

↑雙色美舟蛾的翅膀像枯葉,從前胸背板到翅端呈兩色,乍看是捲起,其實翅膀是平面的。

多翼蛾

↑多翼蛾的翅膀像鳥羽毛,展翅又像孔雀開屏十分可愛,可惜牠是蛾不是蝶,如果被歸納到蝴蝶的話不知要讓多少蝶迷神魂顛倒,瘋狂追逐啊!

美麗的蜉蝣

↑生態教育不應該只迷常見的物種,許多小昆蟲不僅漂亮而且具有特殊的行為與教育啟示。

吃糞的麗蠅

↑別把這類的蠅說得那麼壞,如果沒有腐食性的昆蟲或菌類,我們環境可能會更髒亂,到處遍佈垃圾和屍體。

蒼蠅的眼睛 

↑每一隻昆蟲都擁有獨特的本能,有的擅於彈跳,有的擅於飛行,有的擅於鳴叫,光是蒼蠅的複眼由4000顆單眼構成就令人叫絕。牠是怎樣看眼前的世界,我們能了解多少呢?

其他:昆蟲的眼睛

 

 

 

 







回主題頁


本頁建製2013年02月04日      更新2013/02/05       網頁、攝影:嘎嘎         版權說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