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 → 所有文章 →本頁 | 訪客分享 |
蝗蟲的六隻腳緊抱樹枝,身體被真菌寄生,死亡有段時間了。 牠是怎麼死的呢?昆蟲在生命的終點,無力飛翔,體力耗盡,最後都會掉落地面結束一生。 昆蟲的葬禮很簡單,不像人類那麼多繁瑣儀式,對牠們來說生跟死一樣,來時匆匆,去也匆匆,氣絲斷後,躺下來隨風吹散,任由蟲蟻搬離肢體,菌類分解,離開世間不需要留下任何東西。
但這些蝗蟲的死相很特別,第一次發現雜草的莖枝上都掛著蝗蟲,這些蝗蟲身體乾了,顏色泛黃,有些軀體還閃爍著光澤,肢體完好如初。
當時不解,以為是人類噴灑農藥,或是遭到某些天敵侵害造成的,後來越看越多,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看到,真讓人驚愕,為什麼牠們要用這種方式死亡?
用「天葬」來形容這些小精靈並不恰當,牠們並不需要這個名詞,死對牠們來說是一種解脫,也許連解脫都不曾想過,眼睛一閉就去了! 這些小蟲的死跟人類毫無關連,就像吞進嘴裡的肉塊是理所當然的,但我仍確有其事的來談蝗蟲的「天葬」,牠們仍具有某種靈性,相信垂死之際爬上半空中,然後不吃不喝的等待「往生」是最好的儀式。
↑被真菌寄生後,死亡對牠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小翅稻蝗,緊抱芒草的葉片,靜靜地等待死亡。 ↑牠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結束一生?
↑這隻斑蝗也爬到莖枝上結束自己的生命。 ↑無論大小蝗蟲,都難抵災難。 ↑鮮紅的美人蕉成為牠離開世間最後的儀式。
《後記 / 1》:一位訪客來函提供進一步的資料:
《後記 / 2》:2014年1月4日一位訪客又來函,提供維基百科「蝗一夕抱草而死」的片段,內有精彩的描述,下載供訪客參考: 中國古史有「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如《舊五代史•五行志》載,乾祐二年(949年),蝗蟲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民國《高淳縣誌》卷十二:「同治四年十月,農工將畢,有飛蝗東來,墜落水成鄉地方,來春蝗生遍野,不俟扑打,盡抱草而死。」 這種「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殊為可議,有人認為只是官員為粉飾太平,但也有人認為當地植物有殺蝗效果,如周懷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災考察》一文說:「在淮河流域的植物類中,也有殺蝗的草本植物……」,「宋州發現當地生長殺蝗的草本植物……」,也有人認為蝗蟲的蝻及成蟲也可發生疾病,由真菌感染,最後爬到草尖端,前、中足抱草而死,一般稱此現象為「抱草瘟」,或弔死瘟(蝗霉病)。(以上引用維基百科)
《後記 / 3》 看了艾瑞提供的影片:原來螞蟻被真菌感染後,螞蟻會咬住枝葉,真菌便讓螞蟻保持這種姿勢,真菌破壞螞蟻的大顎肌肉組織,切斷大腦周圍的神經,螞蟻就被真菌控制,螞蟻雖然能自由活動,但這種苦日子度日如度年,而真菌愈長越高,牠散播孢子的領域就越來越廣,很快附近的螞蟻就可能都被感染。 就像蝗蟲被真菌感染的姿態,蝗蟲被真菌控制後,往上爬咬住和抱住枝葉,然後保持這種姿態死去,在高處有利於真菌散播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