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目 → 科 →本頁 | 訪客分享 |
三角鬼蛛 Parawixia dehaani Doleschall, 1859
↑三角鬼蛛(雌) (新店) (金蛛科) 體長25-28mm,體色褐色至黑褐色、黑色,腹背呈三角狀,略扁,末端尖,前緣強烈隆突,左右有2枚尖突,腹背斑紋變異很大但共同特徵是後列側眼紅色或橙色,前後列中眼呈眼丘狀,4枚,前2眼間距較寬,後2眼間距較窄,停棲時第1-2對步足緊靠頭胸部,第3-4對步足向後縮在腹部兩邊,雄珠體長3-4mm,身體暗褐色,腹部梨型,近基部中央有一條暗褐色的縱帶,腹背具3-4條白色毛列的橫紋 。本屬一種, 舊稱Araneus dehaani 為同種異名,本種為大型,常見雌蛛於樹林中,夜晚織網,網型很大,白天停棲較高的枝葉間,受到騷擾身體緊縮不會逃竄,雄蛛體小不容易看到。
↑三角鬼蛛(雌),紅褐色型,鮮艷,腹端尖,腹背中央的黑褐色斑外緣波浪狀。 (三峽)
↑三角鬼蛛(雌),變異,頭胸背板側緣具黃色分布,十分少見。 (利稻)
↑三角鬼蛛(雌),變異,腹背中央的黑色區域邊緣為不規則的波浪紋,邊緣黃褐色。 (三峽)
↑三角鬼蛛(雌),變異,腹背褐色的個體。 (土城)
↑三角鬼蛛,雌,腹部米黃色的個體。 (大溪) 29mm
↑三角鬼蛛,雌,通體黑色的個體。 (土城)
↑三角鬼蛛(雌),變異,斑型近似上圖,顏色較淡。 (貢寮)
↑三角鬼蛛,若蛛,前後列中眼間距較寬不呈眼丘狀,棲息離較低的林下。 (體長7mm) (白河)
↑三角鬼蛛,雄,身體暗褐色密部短毛,頭寬舉型,中後方有一枚寬型的褐色斑,腹部梨型,近基部中央有一條暗褐色的縱帶,腹背具3-4條白色毛列的橫紋。(體長3.2mm) (白河)
↑三角鬼蛛,雄,腹背上方有一條不明顯的橫帶,左右各有一條對稱的波狀或鋸齒紋。 (馬美)
↑三角鬼蛛(雌),同第三圖,夜間於樹枝上築網。 (利稻)
↑清晨,林道上方所見的圓型大網。 (土城)
↑用長焦鏡頭拍,原來是三角鬼蛛的網。 (土城)
↑三角鬼蛛,斑型變異大但共同特徵是腹背肩突角狀,後列側眼紅色。
↑三角鬼蛛,前後列中眼4枚於中央的眼丘上,前列側眼最小,於後列紅眼下方。 (土城) 其他:南仁山半日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