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本頁 |
臺灣簡脈螳蛉 Necyla formosana (Okamoto, 1910)
↑臺灣簡脈螳蛉(雄) (螳蛉科 / 簡脈螳蛉屬) 體長11-15mm,與近似種相較本種腹部側緣有一條粗寬的褐色縱紋,腹部具三角形的黑斑排列,翅痣褐色,上緣鑲黃邊。 本屬1種,本種體色較黃、鮮艷,型態擬態螳螂色彩卻擬態胡蜂具警戒作用,其實這種螳螂體態纖弱經不起風吹雨打。 本種為同屬中較小的,常見於公園或學校寄主茄苳,雌蟲一次可產下近千顆卵,群聚性,可能以樹上的小型葉蟬為食,數量多見。
↑臺灣簡脈螳蛉,雄,腹部具三角形的黑斑排列,翅痣褐色,上緣鑲黃邊。腹端有一對尾突。
↑臺灣簡脈螳蛉,不同山區看到的個體。 (2張都是雄蟲)
↑臺灣簡脈螳蛉,體型較小,腹背各節中央及側緣有黑褐色縱斑,中央的縱斑較粗大。(體長10mm)
↑臺灣簡脈螳蛉,雄,腹側緣有一條橙褐色縱帶,各腳黃色,中後腳腿節粗大。
↑臺灣簡脈螳蛉產卵,雌,產卵中。
↑臺灣簡脈螳蛉,卵列,一次可產下近千粒。
↑臺灣簡脈螳蛉,卵,以絲懸浮於半空中。
↑卵列像舞台的光影,如夢似幻。
一張照片會讓人感動,除了具備造型、線條、色彩的條件外,攝影者、被攝影者,或說創作者及創作動機等,作品背後應有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其他:螳蛉產卵真壯觀
|
本頁建製2008年10月12日 更新2024/10/21 網頁、攝影: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