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   

台灣瘤喉蝗 Sinopodisma formosana (Shiraki, 1910)

台灣瘤喉蝗 Sinopodisma formosana

↑台灣瘤喉蝗 (雌)              

(蝗科 / 黑蝗亞科)  體長 26-34mm,雌蟲較大,體色有綠色、褐綠色、灰褐色,眼後方具黑色條斑,前端不整齊,觸角短鞭狀,翅膀側生,短小,後腿節與脛節關節處具黑斑。

本屬10種,本種又稱臺灣蹦蝗,主要紀錄於低海拔山區,以禾本科莖葉為食,也拍過成群啃食美人蕉葉片的畫面,成蟲出現5-10月,少數個體全年可見,數量很多。

↑台灣瘤喉蝗

  Sinopodisma formosana

↑台灣瘤喉蝗 (綠色型),眼後方有一條黑褐色縱斑,翅型短,側生。 

臺灣蹦蝗

↑台灣瘤喉蝗 ,雌蟲外生殖器末端尖,體背有褐色和綠色兩型。

台灣瘤喉蝗

↑台灣瘤喉蝗 ,雌蟲,褐色型,翅膀側生,該環境中有綠色型和褐色型。

↑台灣瘤喉蝗,從棲息環境看可能是本種,在葉下交尾 ,表情很生動。

台灣瘤喉蝗臉譜

↑台灣瘤喉蝗,上唇擬態動物的牙齒,對天敵具有嚇阻的作用。

       蝗蟲取食由上唇(一片)、下唇一片(含下唇鬚一對)、大顎(一對)、小顎(含小鬚、一對)及舌(一片)所構成的口器,上顎堅硬適合咀嚼,下唇用於托擋食物, 另於小顎和下唇各生2條具有觸覺和味覺作用的觸鬚。 

  蝗蟲 脫殼

↑台灣瘤喉蝗,早齡若蟲。(右) 附近,又發現一隻正在蛻殼的若蟲。

瘤喉蝗若蟲

↑台灣瘤喉蝗,若蟲,不同齡期。

↑台灣瘤喉蝗,同上,從環境觀察應是本種的若蟲。

短角外斑腿蝗若蟲  瘤喉蝗 若蟲

↑台灣瘤喉蝗,若蟲,眼後方有一條黑色的縱紋,腿節具黑斑。 

瘤喉蝗 若蟲 

↑某種瘤喉蝗,不同齡期若蟲,後腳腿節不具黑斑。(右) 蛻殼

↑台灣瘤喉蝗,若蟲,成群啃食美人蕉葉片。

↑台灣瘤喉蝗 ,成群啃食美人蕉的葉片,前胸背板不具黑色縱線,觸角端部黑色。 

 

 

 

蝗蟲的臉譜真有趣!

 

 

 

     

 

 


         


本頁建製2004年10月24日         更新2024/10/21      網頁、攝影: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