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頁   訪客分享

黃腳虎頭蜂 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 1836

黃腳虎頭蜂

 ↑黃腳虎頭蜂      (土城山區)

(胡蜂科 / 胡蜂亞科)  體長約18-32mm,各蜂型不同,雌蜂28-32mm,雄蜂約22-26mm,工蜂約18-28mm,頭部紅褐色,觸角黑褐色,中胸背板黑色 ,中胸背板兩側及前胸背板紅褐色,腹部黑色末端逐漸變紅褐色,各腳脛節以下黃色,此特徵成為本種中名的由來。

本屬10種,本種又稱《黃腳仔、花角仔、赤尾虎頭蜂、黃跗虎頭蜂》等,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9月至隔年1月最多見,常見飛入野蜂巢洞裡示威或偷蜜,能暫停空中飛行,習性凶猛。

黃腳虎頭蜂是雜食性蜂類,主要吸食果汁、樹液,偶會捕食蚊、蠅、蜜蜂等小型昆蟲,一般多在樹上、土崖、屋簷等地方築巢,蜂巢近似圓形或梨形,外表有虎皮花紋狀,巢的直徑約15- 40 釐米不等,最大可達40公斤,群勢最大時一個蜂巢會有上萬隻蜂群聚。

Vespa velutina

↑黃腳虎頭蜂,各腳脛節以下黃色,此特徵成為本種中名的由來。    (土城山區)

黃腳虎頭蜂幼蟲

↑黃腳虎頭蜂的觀察,幼蟲。

攝影:Leo Lin(小米)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Nekogirlover

Vespa velutina

↑黃腳虎頭蜂,習性凶猛,捕食獵物後,會咬成肉團吃掉或帶回巢裡餵食幼蟲。

赤尾虎頭蜂

↑黃腳虎頭蜂,腿節黑色,脛節以下黃色。     (烏來)                

黃腳虎頭蜂,飛到野蜜蜂的巢裡示威

↑黃腳虎頭蜂,飛到野蜜蜂的巢裡示威。  (烏來)   

 

 

 

(附記  )

虎頭蜂的毒針與蜜蜂不同,為獵食生存工具,可連續終生重複使用,並不像蜜蜂螫後在受害者皮膚留下毒囊。 由於毒性潛伏可達1∼2天,除了被螫時的劇痛外,如果被螫次數不多,20分∼6小時內的身體過敏反應可能引發癢、暈眩、胸部不適、眼瞼嘴唇等部位明顯腫脹;嚴重者則可能會產生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身體虛弱、乃至休克反應。如果被數十隻螫傷,或本身體質,可能引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

急救土方主要為塗抹尿液、阿摩尼亞等,原理是破壞毒蛋白。但一般醫界不建議。仍以儘速送醫、觀察支持性治療為主。  (以上文字引用維基百科)

其他:胡蜂到野蜜蜂的巢裡撒野觀察黃腳虎頭蜂的巢中國大虎頭蜂攻擊義大利蜂

 

 

 

 

 

 


回主題頁 


本頁建製2005年05月05日      更新2022/12/17     網頁、攝影:嘎嘎       版權說明       首頁